多措并举解企忧,精准服务助发展!市人社局开展“进企业、送政策、解难题”活动侧记

三明 更新于:2025-07-19 12:31
  • 逗你玩10610471



    车间里的政策讲解声,企业会议室里的问题协调声,招聘会现场的热烈洽谈声……入夏以来,市人社局以“进企业、送政策、解难题”联企帮扶活动为抓手,全面打响“红心惠民·匠心筑梦”党建服务品牌,在全市人社系统掀起精准服务企业的热潮。


    紧扣我市特色产业链发展需求,选派懂政策、业务精、作风好的人社干部组成联企帮扶工作组,奔赴全市53家企业的生产车间与办公区域,将繁琐的政策条文转化为纾困实招,将细碎的企业诉求凝练为攻坚清单,在人才流动中架设引育桥梁,让服务的暖意渗透发展的脉络。



    01

    政策上门“零距离”




    6月9日,热浪裹挟着钢坯淬火的气味,在福建省三钢(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的车间翻滚。安全帽檐下,市人社局联企帮扶一组成员们的衬衫已被汗水浸透,手中的笔记本却记得飞快。





    “企业引进人才容易,留住人才难啊!咱们现在针对博士人才都有哪些优惠政策?”

    走出车间,企业负责人摘下安全帽,开门见山地问道,语气里透着对政策信息的迫切需求。



    联企干部迅速翻开《2025年度惠企政策汇编》中,指着“人才引育专项”政策部分介绍:“您看!新引进的博士经认定后可享受安家补助、企业专项引才补助、配偶安置、子女入学等政策……我们会安排专人跟进,你们在申报过程中有任何疑问可以随时咨询。”


    企业负责人边听边记,面前摊开的政策汇编手册已画满了红圈,“以前总觉得政策复杂,现在干部上门‘掰开揉碎’讲,连申报时要注意的细节都说到了,太实用了。”




    如今

    “带着政策上门”的服务模式

    已成为我市人社部门助企纾困的新常态



    今年5月以来,市人社局全面梳理各项惠企政策,编印成册,深入企业宣讲解读政策,指导企业规范用工管理,完善劳动合同签订、工资支付、休息休假等制度,进一步提升人社惠企政策知晓率,助力企业应享尽享政策红利。


    服务半径的缩短,带来的是政策“穿透力”的倍增。11个联企帮扶小组带着手册上门宣讲,针对不同企业的发展特点定制“政策礼包”,让“纸面红利”在车间厂房里落地有声。




    02

    问题解决高效率





    “这几年员工老龄化严重,管理人员也青黄不接,目前还缺少20名普工,以及电脑制图方面的技术人员……”

    6月10日,位于将乐县的华田家俱(福建)有限责任公司,正因用工人员不足而犯难,这是市人社局联企帮扶三组成员走访的第四家企业,听完企业反馈后,他们迅速行动。



    “您放心,我们这就启动多渠道招聘方案!”

    联企帮扶三组组长、市人社局副局长罗琪一边在笔记本上快速记录,一边拨通将乐县人社局就业中心的电话。很快,匹配的普工求职信息带着联系方式和意向岗位,像“及时雨”般精准推送到企业人事负责人的手机里。“后续,我们还将向未就业的本地高校三明籍毕业生推送设计制图人员的岗位信息。”罗琪介绍。



    从问题反馈到解决方案提出,仅用了不到一小时,人社部门的快速反应让企业负责人赞叹不已:“没想到这么快就给出了答复,这下我们心里踏实多了。”


    这样的高效服务并非个例。在“进企业、送政策、解难题”联企帮扶活动中,市人社局工作专班及时召开情况分析会,第一时间将收集的问题诉求整理分类,移交至相关责任科室(单位),迅速制定办理措施,以走访日为起点,在10个工作日内将办理情况反馈至企业,以“快速响应、精准对接、高效办结”的节奏,为企业纾困解难。


    活动开展以来,共收集企业反馈问题89个,包含社保缴纳、人才引育、职业技能培训、就业或用工、劳动能力鉴定或工伤认定等方面。经现场政策答疑、科室沟通协调,截至目前,已有60%的问题妥善解决或已明确答复。





    03

    助推发展“加速度”





    七月伊始,湄洲湾职业技术学院的操场上人头攒动,“扬帆绿都·圆梦三明”招聘专区吸引了学校化工专业毕业生的关注。


    就在一个月前,市人社局联企帮扶干部在福建中欣氟材高宝科技有限公司的车间里,记下企业“急需化工专业技术人才”的诉求。而此刻,该企业的招聘台前围满了求职的化工专业毕业生。


    从问题的“把脉者”转变为引才的“梧桐树”,市人社局服务企业的战场已从厂房内部的问题会诊,延伸至校园里的人才争夺前线。





    “我们为应届生规划了‘技术员—工程师—技术主管’的晋升通道,并配套住房补贴等政策。”

    招聘会开始不久,福建中欣氟材高宝科技有限公司桌面上的简历已叠成一摞。



    这场跨越200多公里的引才行动,精准对接我市氟新材料产业链技能人才缺口,累计吸引超100名化学工程、应用化工等专业学生咨询并投递简历,现场达成初步就业意向18人。


    政策活水持续灌溉人才沃土。为确保企业引得来人才、留得住人才,我市人社部门持续优化人才服务保障,在住房、子女教育、医疗等方面为高层次人才提供全方位支持,加强人才跟踪服务,定期回访企业及人才,及时解决他们在工作和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不能等企业‘喊渴’才找水,得主动帮他们‘挖渠’引水。”

    市人社局副局长钱锋介绍,人才是企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为培养壮大我市技能人才队伍,目前已推动三明技师学院与三钢集团、青山纸业等4家重点企业签约共建技能人才“订单班”,目前已招收适配企业需求的高中毕业生132人。



    来源:三明市融媒体中心

    举报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