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福建三明市的名字由来与当地的历史、地理和文化密切相关。以下是三明市名字的由来:
1. "地理位置":三明市位于福建省西部,地处武夷山脉和戴云山脉之间,因地处闽江、沙溪、金溪三水的交汇处而得名“三明”。这里的“明”字寓意光明、明亮,象征着三明市地理位置优越,阳光充足。
2. "历史背景":在古代,三明地区曾是少数民族聚居地,有“三明山越”之称。山越是指古代居住在山区的少数民族,他们以狩猎、耕作为生。在三国时期,山越人曾为东吴政权提供过军事支持。因此,“三明”也蕴含了这片土地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底蕴。
3. "文化内涵":三明市名字中的“明”字,还寓意着智慧和光明。这里的人民勤劳智慧,传承了丰富的民间文化,如木偶戏、剪纸、竹编等,这些文化瑰宝为三明市增添了独特的魅力。
综上所述,福建三明市的名字源于其地理位置、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寓意着这片土地的光明、智慧和繁荣。


举报 -
1956年,三元、明溪两县合并,各取冠首一字,故称三明县;
三元区原属沙县辖境,其地名由来已久。远在唐代,因当地有一安氏产下三胞胎,长曰龙元,次曰狮元,末曰豺元,英杰有名于世,而取地名为三元。宋时乃为沙县二十二都的一个小村庄,直至明代中叶才辟墟设镇,明清设三元里,民国后设三元镇。民国28年,从沙县划出设立三元特种区。民国29年,增划毗邻的沙县、明溪、永安县部分地方设置三元县,三元镇改称三民镇。1950年解放时仍称三民镇,属三元县梅列区所辖。1954年,三民镇改称城关镇,仍属梅列区。

1956年,三元、明溪两县合并,各取冠首一字,故称三明县; 1959年2月,成立三明人民公社,1963年,与明溪县分开建置,改称三明市,隶属三明专员公署; 1970年地辖三明市下属城区办事处与陈大、岩前、莘口、中村4个公社管委会和荆西镇政府。1983年4月,经国务院批准,撤销三明地区行政公署,原地辖三明市改为省辖市,设置市辖县级三元行政区。
举报 -
举报


